查看: 12907985|回复: 0

中国绘画艺术之烙画

[复制链接]

519

主题

1751

帖子

577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770
QQ
发表于 2016-9-3 21:49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更多»

x

0.jpg

0.jpg

烙画又痴固画,火笔画,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。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、力度的同时,重视“意在笔先、落笔成形”。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、勒、点、染、擦、利剑 描等伎俩,还可以烫出丰盛的条理与色调,具有较强的立体感,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,是以烙画既能坚持中国传统绘画的平易近族作风,又可到达西洋画严谨的写实后果。使其有奇特的艺术魅力,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、回味无限的艺术享受。





1.jpg

1.jpg

烙画古称“火针刺绣”,近名“火笔画”、“烫画”等,是古中国一种极其可贵的罕见画种。据史料记录,烙画源于西汉、盛于东汉,后因为比年灾荒┞方略冬曾一度掉传,直到清光绪三年,才被河南南阳的一名叫“赵星”的平易近间艺人从头发明收拾,后经辗传,逐渐形成以河南、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年夜派系。 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资料上烙绘,如:木板、树皮、葫芦等。画面上天然发生不服地肌理变更,具有必定地浮雕后果,颜色呈深、浅褐色甚至玄色。烙画用一种特制的铁笔,在扇骨、梳篦、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。现代勇敢采取宣纸、丝绢等材质,从而丰盛潦攀烙画这一门艺术情势。河南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和安徽等地都有出产。




2.jpg

2.jpg

南阳,古称宛,中国汗青文假名城。远在五千多年前,先平易近们已在此发明了远古文明。此后成为夏人之腹地,商之南土,周之申吕之国。年龄设宛邑,宛已成冶铁中间、全国五年夜城市烙画艺术之一。秦置南阳郡。因汉光武帝刘秀起家于南阳,成为洛阳陪都,史有“南都”“帝乡”之誉。汗青上,南阳历为郡府(县)治所,“南据荆襄,北屏汝洛”,“商遍全国,富冠国内”。从而为烙画艺术的发生成长奠基了深挚的物资基本。烙画,亦称烙花、烫花、火笔画、“火针刺绣”,它是应用碳化道理,经由过程控温技能,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示伎俩,在竹木、宣纸、丝绢等资料上勾勒烘烫作画,奇妙天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类表示技巧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,形成本身的艺术作风。




3.jpg

3.jpg

烙画相传来源于秦朝,但并无可考据据和史料。据平易近间传说记录,始见于西汉末年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汗青。传说那时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,是远近著名的烙花高手,无论是尺子、筷子,仍是拐杖、扇坠,经他一烙烫,林林总总的人物、花鸟、山川、走兽,绘声绘色,跃然纸上,尽善尽美,鬼斧神工,人称烙花王。他为人忠诚,心肠仁慈,在城内乱开了个门面,方圆百里人皆知之,着名度颇高。




10.jpg

10.jpg


传说昔时“王莽撵刘秀”(南阳平易近间传说),李文曾救过刘秀并送一只烙花葫芦给他作川资,刘秀不盛感谢,此后历经千辛万苦,也不曾将那只烙花葫芦卖失落。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后,仍不忘烙花王的救命之恩,察访到他后即宣进京,赐银千俩,加封“烙画王”,并把南阳烙花列为贡品,供宫廷御用。从此,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,名扬四海。“烙花王”的故事也传播至今。关于南阳烙花来源的故事平易近间传说良多,此处只举其一。





4.jpg

4.jpg

据志书记录,清光绪三年(公元一八七七年),善于绘画的南阳人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鸦片时,烟瘾事后,顿生画兴,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杆上信手烙烫作画,得一小品,喜出看外,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,均获胜利,随潜心研讨,久而久之,就逐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。他的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投桃报李奉送之佳品,以至作为南阳的贡品进进清宫,一些烙画上品颇受皇亲国戚的青睐。今后赵星三又收了四个门徒,年夜门徒李番之能写会画,精晓各类花色,身手娴熟,专攻人物;二门徒邱义亭善于博古;三门徒杨殿奎专攻花鸟;四门徒张西凡则独领山川之风流。




5.jpg

5.jpg

二十世纪二十年月,烙画已形成了一个特别的手工行业,烙画品也成为南阳颇著名气鼓鼓的平易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乱。那时南阳城内乱已有专卖烙画的店肆六、七荚冬此中方玉堂的“福聚恒”筷子展最为著名,赵星三的四个门徒成了“福聚恒”的顶梁柱。“福聚恒”生意兴隆,日进斗金,产物远近著名,远销北京、西安、天津、开封等地。到四十年月初,单“福聚恒”一荚冬伙计艺人已成长到三十多人,初具范围。




6.jpg

6.jpg

除南阳外,河南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和安徽等地的烙画艺术也都十分活泼,可以说是高手辈出。清代,云南武定县烙画名匠武恬,能在长不盈尺的筷子上烙画唐代有名画家阎立本的《瀛州古八学士图》,其人物“须、眉、衣褶、剑、履,细若丝粟,而逐一活泼,鬼斧神工。




7.jpg

7.jpg

广东新会画师陈晚于清朝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创制火画扇用铁针在扇面上烙画,此中的精品,受到富豪富翁及王侯将相追捧。陈晚传徒给仲衡,此后一向在赵氏家族内乱传承。如***初年活着的┞吩兆铭,能在蒲扇上,烙画《竹林七贤》、《东山报喜》等人物和布景庞杂的画面。赵的弟弟赵晃,在1960年逝世,从事烙画达五十年。赵兆铭的儿子赵元,在广东省新会县也家喻户晓,至今其第五代传人仍在从事火
画扇制造。





8.jpg

8.jpg

江苏的苏杭和南京也呈现过不少烙画名荚冬如张友琴、刘锦堂、钱怀瑾、潘三四等。刘锦堂身手高深,以扇骨和梳篦为主,擅烫花鸟和仕女;钱怀瑾擅长字画,作品以扇骨和笔筒为主,不消打稿,其烙线工细如发丝,擅烙高士人物。钱怀瑾的学生李环卿,也擅烙人物高士图样。改造开放初以烙画著名的姑苏烙画名家龚福琪,就是刘锦堂的学生。




9.jpg

9.jpg

解放后,党和当局很是器重这一传统平易近间艺术的发掘、收拾和成长工作,将疏散流浪于南阳各地的烙花艺人组织起来,先后成立了合作组,合作社。在党和当局的┞俘确引导下,烙花艺人不竭继续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,推陈出新,改良工艺和东西,从而把烙画艺术推上了加倍辽阔的成长途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更多»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