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更多»
x
近来览读了〈中华新诗韵(十三韵)〉和《中华新韵(十四韵)》,两者的区分法都有道理。虽说各有各的理论依据,但我觉得,如为诗词而立韵的话,各有利弊。(十三韵)将所有带(i)的韵母归为一列,很好,就是将(u和yu)归为一序,不如(十四韵)好。而(十四韵)将零韵母单列,又不如(十三韵)来的利索。
我觉得,为诗词立韵与语音的理论研究,不应该是一个概念。为诗词立韵,应该是以音韵近似或一致为依据,而语音的理论研究,是以发声的方式(我不懂的胡说了)等等为依据的。
因此,我建议,上述新韵的两种分法,是否能合而为一,尽量为广大诗词爱好者,开出一条少了羁绊的路来,以为我中华新时代的中国体诗词的发展,尽量扫除绊脚石。
想唐盛时,我中华不足亿人,而宋盛时,也就一亿多人(仅仅南宋范围),那时都创造出了中国诗词的辉煌,有了多少脍炙人口的好作品,今天,我们欣逢盛世,又有15亿人的庞大群体,爱好者众多,怎么就不能为后世留下今时的文化财富?!
今天说起来,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,前秦有诗经,唐有诗,宋有词,元有曲,明清有戏剧,今天呢?虽说我们有了电影、电视剧等等形式的艺术,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,我们不能只在文化遗产里找到我们的诗词,而应该借助电脑、手机、微信的开阔网络和人口庞大、文化教育广阔的东风,好好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,不使其失落于我们这个时代。如果那样,我们将对不起祖宗和后世。
诗词这一艺术形式,短小精悍,喜闻乐见,灵巧方便,表达及时,同时也朗朗上口,易于记忆朗诵传唱,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。而我们的平仄韵脚的规定,也要跟上时代要求,让其变得更加方便,易于掌握,推动时代语言艺术的前进。一定要让这一群昔时的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,以成就一段时代佳话。 |
|